《芦花荡》说课稿

时间:2024-04-08 20:30:11
《芦花荡》说课稿

《芦花荡》说课稿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,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。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芦花荡》说课稿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  《芦花荡》说课稿 篇1

一、说教材

今天我所说的篇目是孙犁的小说《芦花荡》,它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内容,具体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。

八年级第一单元所选择的都是战争题材的文章。战争的残酷,中国人民的英勇气概,都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。教参提出,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,感知生活,并进而受到感染,从而提高对战争的认识,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的情感,使语文真正达到“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”。

孙犁的这篇小说《芦花荡》是精读课文,为两课时。我的设想是第一课时复述课文,熟悉小说情节,着重分析人物性格,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;第二课时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,分析环境对刻划人物形象的作用,并进行人物外貌,心理描写的训练。

《芦花荡》是现代小说家、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。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,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,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痛打鬼子,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,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。小说中主人公“老头子”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。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、很真实、很可爱。“丰满”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,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,具有一种立体美;“真 ……此处隐藏23553个字……信和自尊”的性格?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?

(重点探究老头子的性格内涵)

(3)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?(重点探究人物形象描写艺术)

(五)展开想象 口语交流

(1)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,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。

(2)在品读中展开想象,假如自已是二菱,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?

(3)出示画面,请同学给老头和二菱配上独白式的画外音。

通过这样的带情绪色彩的,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,引起学生真正的态度体验,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,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。

(六)小结存储 体验拓展

小结: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,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,课文中的老头子就是一个真实,可爱的老英雄,他以英勇的斗志和非凡的智慧保卫了自己的家园,赢得了胜利。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中,传达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昂扬乐观的斗争精神。他的行为告诉我们,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!“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”,就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,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所有人!

(七)作业布置 课外延伸

摘抄课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佳句。比较阅读孙犁的另一篇小说名作《荷花淀》。

五、说板书设计

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,这样提纲挈领、层次分明,可以很好地说

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。

情节

护送→受伤→复仇

芦花荡——美

人物

立体美

真实美

环境

诗情画意

《《芦花荡》说课稿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